磷烧伤在化学烧伤中居第三位,仅次于酸、碱烧伤。除磷遇空气燃烧可致伤外,还由于磷氧化后生成五氧化二磷,其对细胞有脱水和夺氧作用。五氧化二磷遇水后生成磷酸并在反应过程中产热使创面继续加深。磷蒸气吸入可引起吸入性损伤,磷及磷化物经创面和粘膜吸入可引起磷中毒。磷系原生质毒,能抑制细胞的氧化过程。磷吸收后在肝、肾组织中含量较多,易引起肝、肾等脏器的广泛损害。
磷烧伤后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恶心,重者可出现肝、肾功能不全,肝肿大,肝区痛,黄疸,少尿或无尿,尿中有蛋白和管型。由于吸入性损伤及磷中毒可引起呼吸急促,刺激性咳嗽,肺部闻及干湿罗音,重者可出现肺功能不全及ARDS,胸片提示间质性肺水肿、支气管肺炎。部分病人可有低钙、高磷血症、心律紊乱、精神症状及脑水肿等。磷烧伤创面多较深,可伤及骨骼,创面呈棕褐色,Ⅲ度创面暴露时可呈青铜色或黑色。
消防队员在抢险救援中要注意预防黄磷中毒和烧伤,应注意尽量抢占上风水源,特别是在防毒面具缺少的情况下,在上风方向进行灭火能减少中毒的机会。磷烧伤后均应注意保护内脏功能,给予高糖、高热量、高蛋白饮食,早期输液量应偏多,早给碱性药,早给利尿药,给予能量保剂应用等。早期应用钙剂可避免发生磷中毒,已发生磷中毒者应用钙剂后,可缓解临床症状,促进磷的排泄,并促进受磷接触作业中应做好防毒措施,磷烧伤后应注意保护内脏功能,尤其是肝肾功能。给予高糖、高蛋白、高热量饮食,早期输液、利尿、能量合剂及钙剂等伤脏器的恢复。
磷颗粒在体表白燃造成烧伤。燃烧时可起白烟(P2O5粉末),并有蓝绿色光焰(在暗中易看见)。伤处灼痛剧烈,迅速成焦痂。
治疗与预防:急救时用水浸浴或持续冲淋,一边拭去磷颗粒,勿使磷继续在体表燃烧。随后用1%硫酸铜冲洗和湿敷,可与磷化合成黑色磷化铜和磷酸铜,再用水冲去。磷燃烧所产生的P2O5粉末,吸入后可致肺水肿。无机磷从创面吸收后可引起中毒(肝、肾等损害),故处理磷烧伤局部的同时,不可忽视全身治疗。
烧伤后的全身性感染,少数在早期可能与休克合并发生(称暴发性脓毒血症),后果极严重;其余是至组织水肿液回收阶段(多在伤后48~72小时)较易发生;发焦痂分离或广泛切痂时,又容易发生。实际是在创面未愈时细菌均有可能侵入血流。特别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,如深度烧伤范围大,白细胞和免疫功能降低,脓毒血症容易发生。表现有:①体温超过39℃或低于36.5℃。②创面萎陷,肉芽色暗无光泽,坏死组织增多,创缘炎症反应突然退缩,新上皮自溶等。③创面或健康皮肤处出现知斑点。④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。⑤烦躁不安、反应淡漠等嗜睡等神志失常。⑥休克征象。⑦呼吸窘迫急促、腹胀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