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发电机发明以后,现在用电越来越多,然而由此导致的电烧伤也越来越多,那么电烧伤损伤机制是什么呢?
电接触烧伤有较多特性。伤情取决于几种因素:接触时间、电流强度、电流性质、电流的径路等。因电流=电压/电阻,电压越高,电流强度越大:电流导入人体后,因不同组织的电阻不同(依大小顺序为骨、脂肪、皮肤、肌腱、肌肉、血管和神经),局部损害程度有所不同。如骨骼的电阻大,局部产生的热能也大,所以在骨骼周围可出现“套袖式”坏死。体表的电阻又因皮肤的厚薄和干湿情况而异。如手掌、足掌因角质层厚,电阻也高;皮肤潮湿、出汗时,因电阻低,电流易通过,迅速沿电阻低的血管运行,全身性损害重;反之皮肤干燥者,局部因电阻高,损害也较重,但全身性损害相对减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