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(包括热液、蒸汽、高温气体、火焰、电能、化学物质、放射线,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)所引起的组织损害。主要是指皮肤或黏膜的损害,严重者也可伤及其它组织。也有将热液、蒸汽所致之热力损伤称为烫伤,火焰,电流等引起者称为烧伤。
烧伤患者大多数是突然致伤所引起,由于致伤原因不同,患者心理变化复杂,入院后存在恐惧、焦虑、绝望等。在心理护理过程中,我们通过患者的体语观察其不良心理变化,同时应用非语言交流进行心理治疗,对于烧伤患者的治疗康复能够有很大的帮助。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心理治疗吧。
非语言交流的特点
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、体态行为语言。非语言交流是通过眼神、动作、表情、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,是无声的、持续的,它有着辅助表义,强化感情的作用。如果一个护士举止端庄大方,各种操作技术娴熟,必定会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,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,使患者产生亲切感与依赖感,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,从而达到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目的。
非语言沟通技巧
1、关注的目光、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,从而减轻患者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、情绪。烧伤患者多是由于突然致伤,对烧伤后的皮肤损伤心存恐惧。因此,护士在接诊时应热情、主动,以微笑的面容,平静的目光注视患者,倾听患者的叙述,并表示同情、关心,使患者产生温暖、安全、亲切感,并能平静地接受治疗。
2、娴熟的技术,沉着、稳重的举止,可消除患者心理疑虑,给患者以安全、信任感 护士能够在危、急、重症患者面前表现出勇敢、坚毅、镇定、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,无疑能使患者的情绪由恐惧、焦虑到平静、稳定。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。例如:在抢救1名烧伤面积达95%的患者时,护士从容、镇定,各种操作有条不紊,动作准确,迅速建立静脉通道,穿刺一针见血,妥当固定好穿刺肢体,护士娴熟的技术能取得患者的信任,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。
3、沉默的使用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所需时间长,痛苦大,进入感染期后,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,产生绝望心理,情绪不稳定,常无缘无故发脾气,责骂医生、护士,甚至拒绝治疗。这时护士应明确自己的角色,不应对患者产生怨烦情绪,应站在患者一旁表示沉默,让患者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,当患者安静后,再安慰与鼓励患者。例如1名因吸毒而致烧伤的患者,入院后毒瘾发作,常常对医生、护士大发脾气,拒绝治疗护理,甚至以自杀来威胁医护人员。这时我们总是以亲切、和蔼、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,在患者毒瘾发作时,护士守护在患者身边,给患者鼓励与安慰;在患者情绪稳定时,给患者讲述毒品的危害,终于使患者彻底醒悟,树立起战胜疾病、战胜毒瘾的信心。出院时,患者满怀感激地说:“最难忘的是护士的音容笑貌,是她们改变了我的一生”。